《易经》告诉我们,自然界中,万事万物都遵循着“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”的规律。人体是个小宇宙,人体的八个部位脑、脾、肾、胆、心、胃、肺、肝,分别对应着八卦乾卦、坤卦、坎卦、离卦、震卦、艮卦、兑卦、巽卦。人是和自然界紧密相连的,所以,人要遵循自然规律而行。养生自然也要遵循四季的变化来调整饮食起居。
立夏养“心”最重要
夏天人体新陈代谢加快,能量消耗多,应多吃肉类补充蛋白质。根据中医“热者寒之”的原则,鸭肉可以滋阴养胃、健脾补虚,特别适合苦夏、上火、体内生热者食用。
“未病先防”从小满开始
小满节气,雨水多,天气闷热潮湿。为此,小满养生需注意健脾化湿,做到“未病先防”。应多吃清利湿热、养阴的食物,如红小豆、薏米、绿豆、冬瓜、黄瓜、水芹、荸荠、番茄、西瓜、山药、鲫鱼、草鱼等,只要吃得清淡,就会有效。
芒种“清补”最适宜
芒种时节,养生强调“清补”。比如,当大量出汗后,要适量补充果汁,改善体内钾、钠平衡,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力气去对付酷热的气候,也可以熬些苦瓜汤、黄瓜粥、冬瓜茶来祛暑益气、生津止渴。
夏至品茶清暑热
夏至来临,可以喝一杯清暑养心的三叶茶。即常见的荷叶、竹叶、薄荷叶,各取3~5克,泡在一起喝;或任选其中一种(其中荷叶、竹叶取5~10克,薄荷叶取5克即可)单独泡茶喝。
荷叶可祛暑利湿;竹叶入心、肺经,去烦热,利小便,清心;薄荷叶也是夏日茶饮里少不了的佳品。
小暑动静要相宜
当三伏来临时,最好以静制动,并保持充足的饮水;保证充足的睡眠,利用午睡弥补夜晚睡眠之不足;外出时,身边最好备些人丹、十滴水、清凉油、藿香正气水等常规防暑药品。
大暑饮食要清淡
为了更好地补充人体正常所需的健康能量,饮食搭配一定要清淡,同时,还要多做运动,这样基础代谢稳固,精力才会旺盛,气色才会越来越好。 |